人工浮岛、人工湿地都是将植物种在水中并用植物系统及根际微生物来净化污水或富营养化水体。严格来说人工浮岛属于人工湿地的一种。相比而言人工浮岛是一种改进的人工湿地技术可供选择种植的植物范围较广。尤其是陆生植物经水生驯化后能形成比陆生环境下发达的根系因而可能具有比传统人工湿地好的污染物净化潜能。传统人工湿地中植物种植于湿地的底部而人工浮岛将植物种植于浮垫上因而植物的生长不受水域类型和水底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人工浮岛具有高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的同化吸收效率。由于人工浮岛可以在较深的水体中运作相比于传统人工湿地来说这相当于延长了污水的处理时问因此具有高的处理效率。另外由于浮岛基质的避光作用在浮垫下方植物根部所形成的生物膜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细菌而传统人工湿地开放的水环境使附着于植物茎叶上所形成的生物膜的微生物主要有藻类、水生附着生物和细菌等。另外人工浮岛还具有占用土地少二次污染弱作为景观可操作性高等优点。 32 人工浮岛在湿地中的应用 湿地与人类的繁衍、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丰富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与效益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湿地水域保护和恢复中制作人工浮岛是有效途径之一。干式浮岛因植物与水不接触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园艺植物通过不同木本的组合构成良好的鸟类生息场所同时也美化了景观。但这种干式浮岛对水质没有净化作用湿式人工浮岛便在改善环境和美化景观的同时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工浮岛应用于湿地的水质净化中。大量研究表明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主要是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而言的以通过减少COD化学需氧量、氨、磷的浓度来抑制赤潮的发生提高水的透视度。它的净化机理基本上与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机理相似。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以下7个方面④植物茎等表面对生物特别是藻类的吸附② 植物的营养吸收③水生昆虫的摄饵、羽化等④ 鱼类的摄饵、捕食⑤悬浮性物质的沉淀⑥ 日光的遮蔽效果⑦在湖泥表面的除氨。人工浮岛抑制夏季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细胞繁殖的效果也非常大。另外人工浮岛对COD的抑制效果在夏季比较明显大约能削减50 但是入冬以后抑制效果逐渐减小。另有认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细胞繁殖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人工浮岛是水上的仿陆地生态系统可以栽培各种各样的植物把水生、湿生、陆生等植物在一个系统上得以的组合把昆虫、蝶类、鸟类、两栖动物类和谐地栖息在同一个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态系统内造就出类似于一个相对立生物圈的人工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