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是抗逆性较强的植物,不仅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而且还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含酚、油、氰、硫化物的工业污水有较强的耐受力,能在含有碱性的造纸废液中生长发育良好。 有关实验证明,用含有一定量的碱性亚硫酸钠法造纸污水灌溉苇田后,水变得清澈,各种污染物得到不同降解,碱木素由2586mg/L降解到200mg/L,化学耗氧量由5894.4mg/L降到982.4mg/L,挥发酚有2.9mg/L降到零。硫化物也大大减少。同时,土壤中质含量增加。芦苇对工业污水中的汞、镉、铝、砷等重金属及其它有毒物质具有富积能力。据辽宁省芦苇科学研究所试验,当水中的有毒物质浓度为0.0007mg/L时,在芦苇植株体内可富积达到0.14mg/kg,城市污水含有较高浓度的N、P,利用城市污水灌溉苇田,既可增加苇田土壤肥力,提高芦苇产量,还可减少城市污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从而达到净化的作用。 芦苇能除去石油工业废水中的95%以上的污染物,并使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耗氧量降低。 芦苇对酸性污水也有降解能力。每100g鲜芦苇,可在24h内将8mg的酸代谢分解为CO 。 芦苇有强大的地下根茎系和密集的地上植株。这是一般农作物和水生、湿生植物无法相比的,是**的、功能较强的过滤器。芦苇的茎秆主要用于造纸,不参加食物链。所以,芦苇对水质净化,减少环境污染,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芦苇的蒸腾系数为579—709,即每生产1t芦苇要从叶表面蒸腾579—709t水。对当地空气湿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芦苇素有二森林之称,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可使空气变得加清新。 芦苇有强大的地下根茎系统和密集的地上植株,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接近1:1, 在沟渠堤坝、沼泽两岸栽植芦苇,可有效起到护堤护坡作用和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特别是山区河边生长的芦苇,对保持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有着重要作用。